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,全书共五十六回。
吴敬梓(1701年~1754年),字敏轩,号粒民,晚号文木老人,朝代跨康、雍、乾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,吴敬梓因不能忍受家乡的处境,移家江苏南京。其为人诚悬豪爽,又富见识才学。乾隆元年(1736年),荐博学鸿词科试,但督院考试时因病未终卷而退场,未能参加北京廷试,从此绝意仕途。后吴敬梓积极参与修复南京雨花台先贤祠,资产耗尽,又出售故乡老屋,从此一贫如洗,幸赖姻亲、友人相助得以存活。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吴敬梓偕妻与幼子游扬州,在扬州客寓逝世,由友人买棺归葬于南京。
王冕画荷花
王冕是元朝著名的画家,他从小因为家里贫困,没钱上学,只好靠帮助别人放牛为生。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,王冕却聪明好学,常在放牛的空闲时间刻苦学习。他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,尤其对荷花情有独钟。一次,他在湖边放牛时,遇到了一场大雨,雨后,湖里的荷花和荷叶被雨水冲洗得非常干净,王冕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,决定要把这美景画下来。他赶紧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,开始作画。起初,王冕画得并不怎么好,但他并没有气馁,而是坚持下去,不断练习。最终,他的画技越来越精湛,画出的荷花栩栩如生,就像真的一样。
马二先生游西湖
没钱有时间的马二先生,希望自己是体面人,但经济基础不支持他的附庸风雅,平常人都这样。
原文摘录:“马二先生独自一个,带了几个钱,步出钱塘门,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,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。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,都梳着挑鬓头,也有穿蓝的,也有穿青绿衣裳的,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;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,都是一个大团白脸,两个大高颧骨;也有许多疤、麻、疥、癞的。一顿饭时,就来了有五六船。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,掮着一把伞,手里拿着一个衣包,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。
马二先生看了一遍,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。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,挂着透肥的羊肉,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、海参、糟鸭、鲜鱼,锅里煮着馄饨,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。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,喉咙里咽唾沫,只得走进一个面店,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。肚里不饱,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,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。”
理性与感性平衡得当,读来既有深度又有温度。